![]() 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路径,连接移动终端的主电池;第二供电路径,连接移动终端的副电池;侦测电路,连接第一供电路径和第二供电路径,其中,侦测电路侦测到主电池在位时,导通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主电池供电;侦测电路侦测到主电池非在位时,导通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副电池供电,从而更换主电池。以此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时系统不会断电关机,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公开号:CN214337577U 申请号:CN202022459280.6U 申请日:2020-10-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亮 申请人:iFlytek Co Ltd; IPC主号:H02J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n0002] 现有的方案如果是直接替换移动终端的备用电池,会有设备断电关机的操作,导致数据丢失问题;而利用充电宝持续给设备充电,使用的时候不方便,设备在充电时拍照,扫码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设备加上充电宝重量也较重,单手操作也同样比较吃力,给工作使用上带来很大不便;另外,设备长时间处于充电使用的状态,加速设备的电池老化,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充电时造成的发热问题,更是加速电池的老化,同时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n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其能够保证在设备更换电池的时候维持系统的正常待机工作,使得系统不会断电关机,从而不再发生数据丢失的问题。 [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路径,连接移动终端的主电池;第二供电路径,连接移动终端的副电池;侦测电路,连接第一供电路径和第二供电路径,其中,侦测电路侦测到主电池在位时,导通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主电池供电;侦测电路侦测到主电池非在位时,导通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副电池供电,从而更换主电池。 [n0005] 其中,所述侦测电路进一步连接所述主电池,以接收所述主电池的电压,并根据接收的所述主电池的电压侦测所述主电池是否在位。 [n0006] 其中,侦测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其包括电压端口以及复位端口,电压端口连接主电池以及固定电源,用于接收主电池电压以及固定电压;在电压端口接收到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复位端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主电池供电;在电压端口接收到小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复位端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副电池供电。 [n0007] 其中,侦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复位端口,第一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固定电源以及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其中,在复位端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导通,侦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主电池供电;在复位端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截止,侦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副电池供电。 [n0008] 其中,第一供电路径包括:第二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三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通路端,第三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四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一通路端,第四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主电池,第四开关的第二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接收电源电压,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二通路端。 [n0009] 其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充电电路,第一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第五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五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充电接口,第五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第四开关的控制端,第五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n0010] 其中,第二供电路径包括:第六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六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第六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七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七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六开关的第一通路端,第七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接收电源电压,第七开关的第二通路端连接副电池;二极管,其阳极连接副电池,阴极连接第七开关的第二通路端。 [n0011] 其中,还包括:第二充电电路,连接主电池以及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副电池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在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副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利用所述主电池为所述副电池充电。 [n0012] 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侦测电路;分压电路,其包括第一分压电阻以及第二分压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副电池,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侦测电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第二侦测电路侦测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进而检测副电池的电压是否低于第二预设电压;第二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连接主电池以及第二侦测电路;充电单元,连接升压电路以及副电池、第二侦测电路;在所述副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升压电路将所述主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利用所述充电单元为所述副电池充电。 [n001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和可拆卸电池盖;其中,主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感测器;供电电路为上述任一项的供电电路;电池盖上设置有感测件,当感测器侦测不到感测件时,将移动终端置于低功耗模式。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电路检测主电池是否在位,侦测到主电池在位时,导通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主电池供电;侦测到主电池非在位时,导通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副电池供电,从而更换主电池。以此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时系统不会断电关机,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n0018] 图3为侦测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4为第一充电电路以及第一供电路径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5为第二供电路径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n0022] 图7为第二充电电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n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n0026]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路径11、第二供电路径13以及侦测电路15。具体的,第一供电路径11连接移动终端的主电池12,第二供电路径13连接移动终端的副电池14,侦测电路15连接第一供电路径11和第二供电路径13。其中,侦测电路15侦测到主电池12在位时,导通第一供电路径11以利用主电池12供电;侦测电路15侦测到主电池12非在位时,导通第二供电路径13以利用副电池14供电,从而更换主电池12。以此能够实现在更换主电池12时保证移动终端不会关机,避免数据丢失。 [n0027]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侦测电路15进一步连接主电池12,以接收主电池12的电压,并根据接收的主电池12的电压侦测主电池12是否在位。具体的,若侦测电路15在接收到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主电池12在位,可以理解的,此时,侦测电路15接收到的电压为主电池12电压,其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侦测电路15在接收到小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主电池12非在位。 [n0028]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充电电路18以及电源控制器17,第一充电电路18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对主电池12进行充电。 [n0029] 具体的,请结合图3,图3为侦测电路15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侦测电路15包括:复位电路151,在一实施例中,复位电路151可以为芯片。具体的,复位电路151包括电压端口P1以及复位端口P2,其中,电压端口P1连接主电池12以及固定电源16,用于接收主电池12的电压VBAT_MAIN以及固定电压VIO。具体的,在电压端口P1接收到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复位端口P2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一供电路径11以利用主电池12供电。可以理解的,此时,电压端口P1接收到的电压为主电池12的电压VBAT_MAIN。在电压端口P1接收到小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复位端口P2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二供电路径13以利用副电池14供电。可以理解的,此时,电压端口P1接收到的电压为固定电源16的固定电压VIO。如图3所示,电压端口P1通过第一电阻R1以及二极管D连接固定电源16,具体的,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压端口P1,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固定电源16。其中,二极管D用于防止电压反灌。 [n0030]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以复位电路151为芯片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预设电压为复位电路151的门限电压,在电压端口P1接收到的电压超过复位电路151的门限电压时,例如2.3V,则表示主电池12在位,在电压端口P1接收到的电压低于复位电路151的门限电压时,例如1.8V,则表示主电池12非在位。具体的,固定电源16为电压为1.8V的常开电源。 [n0031] 进一步的,侦测电路15还包括:第一开关Q1,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复位端口P2,第一开关Q1的第一通路端连接固定电源16以及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第一开关Q1的第二通路端接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关Q1为NPN三极管,其中,控制端对应为第一开关Q1的基极,第一通路端对应为第一开关Q1的集电极,第二通路端对应为第一开关Q1的发射极。在复位端口P2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Q1导通,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使能信号BACK_EINT,此时使能信号BACK_EINT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一供电路径11以利用主电池12的电压VBAT_MAIN进行供电。在复位端口P2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Q1截止,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使能信号BACK_EINT,此时使能信号BACK_EINT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第二供电路径13以利用副电池14供电。具体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即在复位端口P2输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Q1导通,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低电平信号的使能信号BACK_EINT,控制第一供电路径11导通以利用主电池12供电;在复位端口P2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Q1截止,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高电平信号的使能信号BACK_EINT,控制第一供电路径11截止以利用副电池14供电。 [n0032] 请参见图3,进一步的,复位电路151还包括端口P3,端口P3接地。侦测电路15进一步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其中,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复位端口P2,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复位端口P2,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固定电源16,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Q1的第一通路端以及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 [n0033] 请结合图4,图4为第一充电电路18以及第一供电路径11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充电电路18包括:充电接口181,连接外部电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第一充电电路18还包括第五开关Q5,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连接充电接口181,第五开关Q5的第一通路端连接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第五开关Q5的第二通路端接地。具体的,在主电池12电量较低时,充电接口181连接外部电源,获取到充电电压VBUS,此时第五开关Q5导通,进而使得第四开关Q4导通,进而通过外部电源为主电池12充电。 [n0034] 如图4所示,第一充电电路18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充电接口181。 [n0035] 请结合图4,具体的,第一供电路径11包括: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以及第四开关Q4。其中,第二开关Q2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连接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以接收使能信号BACK_EINT,第二开关Q2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三开关Q3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Q2的第一通路端,第三开关Q3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四开关Q4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Q3的第一通路端,第四开关Q4的第一通路端连接主电池12,第四开关Q4的第二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17,接收电源电压VRAT,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Q4的第二通路端。 [n0036] 其中,第二开关Q2以及第三开关Q3为NPN型三极管,其中第一通路端对应为集电极,第二通路端对应为发射极,控制端对应位基极。第四开关Q4为P型MOS管。 [n0037] 具体的,在主电池12在位时,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的使能信号BACK_EINT为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二开关Q2截止,第三开关Q3由于基极连接电源控制器17接收电源电压VRAT,因此第三开关Q3导通,从而使得第四开关Q4导通,进而使得主电池12为系统供电。在主电池12不在位时,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的使能信号BACK_EINT为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二开关Q2导通,从而使得第三开关Q3基极为低电平信号而截至,第四开关Q4截止,以此有效防止主电池12出现短路而导致副电池被拖死而使得系统掉电关即问题。 [n0038]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第一供电路径11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八电阻R8。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侦测电路15,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控制器17,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Q2的第一通路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Q2的第一通路端,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控制器17,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一通路端。 [n0039] 请参见图5,图5为第二供电路径13的具体电路示意图,第二供电路径13包括:第六开关Q6、第七开关Q7,其中,第六开关Q6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六开关Q6的控制端连接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第六开关Q6的第二通路端接地。第七开关Q7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第七开关Q7的控制端连接第六开关Q6的第一通路端,第七开关Q7的第一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17,接收电源电压VBAT,第七开关Q7的第二通路端连接副电池14。 [n0040] 第二供电路径13还包括:二极管D1,其阳极连接副电池14,阴极连接第七开关Q7的第二通路端。其中,第六开关Q6为NPN三极管,第七开关Q7为P型MOS管。 [n0041] 在主电池12在位时,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的使能信号BACK_EINT为低电平信号,第六开关Q6截止,第七开关Q7截止,从而使得副电池14处于完全断开状态。而当主电池12不在位时,侦测电路15的输出端m输出的使能信号BACK_EINT为高电平信号,第六开关Q6导通,第七开关Q7导通,副电池14提供电压VBAT_BACk为系统供电,从而实现无主电池12时由副电池14为系统供电,维持待机状态。 [n0042] 进一步的,第二供电路径13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其中,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侦测电路15,第二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Q6的控制端,第二端连接侦测电路15;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副电池14以及电源控制器17,第二端连接第六开关Q6的第一通路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副电池14,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控制器17,第二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副电池14,阴极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其中二极管D1用于防止主电池电压直接反灌到副电池给副电池充电。 [n0043] 请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充电电路19、电压检测电路20,其中,第二充电电路19连接主电池12以及副电池14。电压检测电路20连接副电池14以及第二充电电路19,电压检测电路20检测到副电池14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第二充电电路19利用所述主电池为所述副电池充电。具体的,在电压检测电路19检测到副电池14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电压检测电路20输出使能信号,以使得第二充电电路19利用主电池12的电压为副电池14充电。 [n0044] 具体的,请结合图7,电压检测电路20包括:第二侦测电路201以及分压电路202。具体的,第二侦测电路201包括侦测芯片以及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侦测芯片,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分压电路202。分压电路202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5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16,第一分压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副电池14,第一分压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6的第一端,第二分压电阻R1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侦测电路201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5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16的第一端。第二侦测电路201通过侦测端口ADC侦测第一分压电阻R15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16的第一端的电压,进而检测副电池14的电压是否低于第二预设电压。具体的,在检测到副电池14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EM至升压电路191以及充电单元192。 [n0045] 第二充电电路19包括:升压电路191以及充电单元192。升压电路191连接主电池12;充电单元192连接升压电路191以及副电池14、第二侦测电路201;具体的,在副电池14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也即升压电路191接收到使能信号EM时,升压电路191将主电池12电压VBAT_MAIN进行升压,并利用充电单元192为副电池14充电,以此保证副电池14的电压始终保持稳定,同时增加副电池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副电池14的电压低于4V时,即可对副电池14进行充电,以使得副电池14的电压持续保持4V左右。 [n0046] 具体的,充电单元192包括:充电芯片,充电芯片包括第一端口N1、第二端口N2以及第三端口N3,其中,第一端口N1连接升压电路,第二端口N2连接升压电路以及侦测芯片,第三端口N3连接副电池14。进一步的,充电单元192还包括:第十八电阻R1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其中,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升压电路极第二端口N2,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口N3,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端口N1,第二端接地。 [n004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电路,其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由副电池供电,以此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时系统不会断电关机,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n0048] 请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板81和可拆卸电池盖82。其中,主板81上设置有供电电路811、感测器812;供电电路811为上述图1至图7任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811;电池盖82上设置有感测件82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电池盖82装配在主板81上时,感测件821与感测器812位置对应,当感测器812侦测不到感测件821时,将移动终端置于低功耗模式。 [n0049] 具体的,由于副电池的容量小,放电电流也较小,所以就需要在由副电池供电的这个时间内,系统要处于低功耗的待机模式,防止电流过大使得副电池电压被拉低保护而关机,同时也可增加副电池的续航时间。在一实施例中,感测器812可以为霍尔传感器,而与之对应的电池盖82上的感测件821可以为磁铁,当需要更换主电池时,则必须取下电池盖82,所以主板81上对应的霍尔传感器接收不到磁铁的磁场,则其输出脚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通知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接收到此状态变化后让系统迅速进入待机休眠的模式以降低系统功耗,且任何操作均不能唤醒系统,从而使得副电池供电时处于低电流状态;当主电池更换好且在位后并重新合上电池盖82时,霍尔传感器重新接收到磁铁的磁场,其输出脚的状态会再次发生变化(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通知主控芯片,允许唤醒系统的操作生效,设备可再次正常使用。 [n005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由副电池供电,以此能够实现在更换电池时系统不会断电关机,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n005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电路径,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主电池; 第二供电路径,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副电池; 侦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路径和所述第二供电路径,其中,所述侦测电路侦测到所述主电池在位时,导通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主电池供电;所述侦测电路侦测到所述主电池非在位时,导通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副电池供电,从而更换所述主电池。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电路进一步连接所述主电池,以接收所述主电池的电压,并根据接收的所述主电池的电压侦测所述主电池是否在位。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电路包括: 复位电路,其包括电压端口以及复位端口,所述电压端口连接所述主电池以及固定电源,用于接收主电池电压以及固定电压; 在所述电压端口接收到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所述复位端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主电池供电; 在所述电压端口接收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的电压时,则所述复位端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副电池供电。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所述固定电源以及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其中,在所述复位端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进而导通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主电池供电; 在所述复位端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截止,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进而导通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以利用所述副电池供电。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路径包括: 第二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第三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通路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第四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通路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所述主电池,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通路端。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充电电路, 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 第五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路径包括: 第六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通路端接地; 第七开关,其包括控制端、第一通路端以及第二通路端,所述第七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通路端,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通路端连接电源控制器,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通路端连接所述副电池; 二极管,其阳极连接所述副电池,阴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通路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池以及所述副电池; 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副电池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在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副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利用所述主电池为所述副电池充电。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第二侦测电路; 分压电路,其包括第一分压电阻以及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副电池,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侦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侦测电路侦测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进而检测所述副电池的电压是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 升压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池以及所述第二侦测电路; 充电单元,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以及所述副电池、所述第二侦测电路; 在所述副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升压电路将所述主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利用所述充电单元为所述副电池充电。 [0010]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和可拆卸电池盖; 其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感测器;所述供电电路为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电池盖上设置有感测件,当所述感测器侦测不到所述感测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低功耗模式。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9502917B2|2016-11-22|Charg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box US9424127B2|2016-08-23|Charger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prior to host control EP1595324B2|2019-08-07|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TWI600245B|2017-09-21|電源供應電路、電源供應系統以及電源供應方法 US9780601B2|2017-10-03|Battery assisted power KR100584324B1|2006-05-26|복합 단말기의 전원 제어 장치 US20100130263A1|2010-05-27|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power source management US20100308777A1|2010-12-09|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EP3007306A1|2016-04-13|Electronic cigarette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CN106965761B|2020-10-20|一种车载设备系统断电保护装置 CN108123509B|2021-11-09|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20170093173A1|2017-03-30|Front end charger bypass switch with linear regulation function and path for reverse boost JP5613135B2|2014-10-22|携帯端末装置の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力の供給方法 CN110098652B|2021-05-07|一种手机、手机主体装置及手机续航装置 CN214337577U|2021-10-01|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JP6778142B2|2020-10-28|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電源回路 US20180109134A1|2018-04-19|Power monitoring for output voltage support WO2021051636A1|2021-03-25|一种断电保护电路与方法、数据保护方法及电子产品 CN105629830A|2016-06-01|一种互联汽车电子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 CN214380285U|2021-10-08|供电装置 CN108183548A|2018-06-19|一种具有停电上报功能的充放电电路 CN213341741U|2021-06-01|供电控制电路 CN214543788U|2021-10-29|一种充电路径管理电路 CN211209332U|2020-08-07|一种移动电源充放电控制器 CN214626426U|2021-11-05|一种锂电池组自动休眠保护控制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459280.6U|CN214337577U|2020-10-28|2020-10-28|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CN202022459280.6U| CN214337577U|2020-10-28|2020-10-28|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